【资料图】
合同法上承诺的定义是什么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
相关知识:承诺生效的条件
(一)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由于要约原则上是向特定人发出的,因此只有接受要约的特定人即受要约人才有权作出承诺,受要约人以外的第三人无资格向要约人作出承诺。同时,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如果向要约人以外的其他人作出承诺,则只能视为对他人发出要约,不能产生承诺效力。
(二)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承诺只有到达要约人时才能生效,而到达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期限限制。《合同法》第23条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承诺的期限通常都是在要约人发出的要约中规定的,如果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则应当在规定的承诺期限内到达;在没有规定期限时,如果要约是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人应当即时作出承诺,如果要约是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作出并到达要约人。
(三)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必须表明其愿意按照要约的全部内容与要约人订立合同。也就是说,承诺是对要约的同意,其同意内容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才构成意思表示的一致即合意,从而使合同成立。承诺的内容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意味着承诺不得限制、扩张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换言之,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的修改。但是,如果承诺并未更改要约的实质性内容,而只是对一些细节问题的修改,要约人也未表示反对,则承诺仍然有效。
(四)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合同法》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这就是说,受要约人必须将承诺的内容通知要约人,但受要约人应采取何种通知方式,应根据要约的要求确定。如果要约规定承诺必须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否则承诺无效,那么承诺人作出承诺时,必须符合要约人规定的承诺方式,在此情况下,承诺的方式成为承诺生效的特殊要件。例如要约要求承诺应以发电报的方式作出,则不应采取邮寄的方式。如果要约没有特别规定承诺的方式,则不能将承诺的方式作为有效承诺的特殊要件。
因此,一旦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条件就意味着承诺成立,但是能不能生效就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本文也为大家介绍了承诺必须具备法律生效条件,从这几个方面就能有清楚的了解。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律霸网专业律师。
资讯合同法上承诺的定义是什么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以缔结
法律知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法律百科珠江口岸,狮子洋畔,淡水和海水交汇,孕育了生物种类丰富的湿地。湿地
法律讲堂借贷款不还是不会坐牢的,单纯的借贷纠纷是属于民事案件的范畴,当事人
法律法规一、侵犯修改权的责任认定规定是什么?侵犯修改权的责任认定规定是修改
一、立案准则会计凭证故意毁坏的标准是什么会计凭证故意毁坏的立案
疲劳驾驶撞死人怎么处理?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还要根据责任认定书来
一、公房有遗产继承权吗公房没有遗产继承权,但对于公房,可以根据
Copyright 2004-2022 fazhitong.com 版权所有 邮箱:435 226 40@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0 有害信息举报